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能源资源接续地,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国有企业,多年来,太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在定点扶贫酉阳、奉节、石柱、开州、彭水、巫溪、城口、万州等10余个贫困地区的过程中,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利用自身行业特点和资源禀赋优势,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消费扶贫,“三箭齐发”,选派干部包进度、专家包技术、企业包市场,走出了一条“输血 造血”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成为国企践行社会责任的重庆样板,为地方脱贫攻坚提供“太极方案”。
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助脱贫有“路”
作为医药工业前10强企业,太极集团的产业扶贫并没有局限于对口的奉节、酉阳、大顺等地区。近年来,太极集团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及扶贫地区地处山区,有着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地理环境优势,在涪陵后山、坪山、酉阳、奉节、石柱、开州、彭水、巫溪、城口、万州等10个深度贫困区域,大力发展发展集团拳头产品急支糖浆、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产品主要药材:前胡、金荞麦、紫苏、厚朴等原生药材种植。
集团选派谭龙龙、唐华等优秀党员干部住进贫困村实地落实扶贫工作,从可利用土地,到闲置荒地,再到贫困未就业人口都进行梳理,全面摸清贫各区域困村发展产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模式,多元途径实施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确定产业扶贫内容,确保贫困户和农户增收。
第一,“企业(村组集体、合作社) 基地 农户”订单式合作经营模式:规模化发展药材种植,并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方式与经营主体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带动、利润返还、劳务合作、保底分红等“产投融”新模式,让当地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有奔头”,进一步做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和产量,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贫困户稳定脱贫。自2015年以来,集团在涪陵、石柱、彭水等12个区县建立中药材种植产业扶贫基地10万余亩,惠及农户3.5万户。
第二,“贫困户 专业大户”模式:集团选择在大顺乡前胡种植大户罗刚,在全面掌握了前胡种植技术后,便带领周边贫困户种植前胡,建立“前胡种植示范村”,前胡种植规模达到250亩,产值达77万元,成功帮助47户贫困户“造血”式脱贫。这是一个“大户带小户,大家齐致富”的鲜活例子。
这一系列“农企结合、企业兜底、包种包产包销的模式,有效带动贫困户实现就业稳定及增收,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实现稳定脱贫、长期收益,为产业扶贫服下“定心丸”。
技术扶贫 让贫困户脱贫有“术”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更好地带动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转变观念,走上脱贫之路,提高合作社农户的收入,集团与合作社一如既往的坚持以增加成员收入为己任,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风险低、见效快的特色中药材种植,巧打产业牌,通过技术扶贫,拓宽致富路。集团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农户提供栽种和管理技术,通过聘请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等方式,带领贫困户从讲堂到田间地头,从暖春到寒冬,从整地、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越冬管理、采收技巧、林药间套种等方面,系统地掌握药材种植的科技知识,提高就业技能,树立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观念。
集团实施中药材种植专家及技术人员“送教上门”这一举措,彻底解决了群众“愁技术”“缺信心”问题;此外,集团还通过送种苗,解决贫困户“愁资金”的问题;2020年,集团对口帮扶的10余地区实现10万余亩药材种植规模,成活率达到90%以上,产值过亿元。
消费扶贫 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的市场,是推动产业扶贫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太极集团已转化10余贫困地区20余款特色农产品,通过外销(电商销售)与内销(为食堂供应扶贫食材、作为工会福利等),多渠道推动扶贫产品融入市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已累计通过多种渠道推广消费超1700余万元产品。
太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集团将充分发挥在产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深化与西部贫困地区的合作,让西部地区群众不但经济脱贫,技术也要脱贫,彻底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让脱贫有尊严,让扶贫有高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太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