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新增“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销售医疗器械ii类”等内容,此举被视为百度进一步布局医疗领域所做的准备。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类医疗器械在分类中级别最高,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百度对此回应:“按照百度ai赋能医疗的计划,百度将向全国500个贫困县医疗点捐赠ai眼底筛查一体机,覆盖5600万眼疾风险人群,但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我们需要先在营业执照增加医疗器械经营资质,才可以进行相关硬件的采购及捐赠行为。”
上述“ai眼底筛查一体机”由百度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合作研发,于2019年1月首次亮相。百度公关人士告诉记者,本次经营范围变更属于百度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合作的公益项目执行中“正常的合规性操作”。
将近十年以来,百度在医疗行业屡有动作,或研发自有产品、或投资创业公司,但入局医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百度是否能在互联网 医疗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依然是个未知数。
三线并进布局医疗
最近十年以来,百度主要按照产品研发、对外投资、医疗广告三条线索进军医疗行业,三线之间虽有互相支持和补充,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生态。
从集团内部的投入来看,百度一直试图打造自有医疗产品。
2010年,百度与医疗信息平台“好大夫在线”合作,邀请上千名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进行医疗词条的编撰。2013年7月,百度健康上线。2014年,百度又推出百度健康云,将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在医疗领域。
丰富的数据积淀为百度的进一步动作提供了基础,百度在2015年1月28日成立移动医疗事业群,旗下有百度医生、拇指医生、百度健康、百度医学、百度医疗大脑、dulife智能硬件平台等业务,立足于大数据往线下拓展。
一位曾供职于百度移动医疗事业部的员工告诉记者,2016年开始,该部门一直在寻找商业变现的方法,但屡次尝试均告失败。因此,2017年2月8日,刚上任的前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移动医疗事业部成为第一个被整体裁员的部门。此后,部分医疗产品被划到其他部门,百度医生app关停下线。
移动医疗事业部被裁之后,百度内部曾建立“华佗”项目,打算纯粹追求医疗领域的商业变现方法,但也未能成功,该项目也在2018年底与搜索业务合并。
沉寂一年多后,百度2018年11月在百度世界大会发布“百度灵医”,隶属于百度人工智能事业群。百度 ai 创新业务部高级总监、智慧医疗负责人黄艳称,百度灵医以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为主要目标,现已上线智能分导诊、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眼底 ai 筛查等多项产品,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及医疗大数据的全流程产品阵列。
另一方面,医疗内容带来的流量一直是百度搜索的重要根据地,因此医疗广告也是百度收入的现金牛。
上述百度前员工告诉记者,医疗内容在百度搜索的查询词频占比高达10%。百度发布的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在282亿元的总营收中,网络营销收入就有22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79.7%,同比增长12%,其中,医疗、零售、教育行业的广告占据重要地位。
搜索板块的医疗业务向来饱受争议,2016年“魏则西事件”引发的对百度搜索竞价排名、莆田系医院的质疑给百度带来不小冲击。2017年,陆奇曾主导对竞价排名的整改,还对媒体表示,为了百度的名声应该坚定干掉某些垂直行业的竞价排名广告。
不过,2018年5月18日陆奇宣布离职后,百度又重启了医疗关键字的竞价排名。
搜索业务带来的巨大流量,对医疗业务也有所扶持。“百度的用户和流量都在搜索上,要发展其他部门和业务都要靠搜索的流量去养。”上述前百度员工指出,百度搜索会给予医疗业务一些流量倾斜,比如百度医生、拇指医生把生产的内容投到大搜索的池子,搜索会给一些流量、权重上的倾斜,内容可以适当提权,从而为自有医疗业务获取流量。
外部投资也是百度拓展医疗版图的重要路径。
2015年开始,百度先后对15家以上医疗企业投资,涵盖移动医疗、医学影像、新药研发、基因测序等领域。2018年,百度对外的医疗投资占据了总投资项目数量的75%,并且大多为ai 医疗、精准医疗等具有大数据沉淀和应用能力的企业。
押宝ai突围难
各大互联网巨头在医疗领域早已“深挖洞,广积粮”,在对外投资和自有产品上的布局都有超过十年的积累。其中以百度、阿里、腾讯的投入最为深厚,京东、小米也动作频频。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指出,百度的互联网医疗生态以大数据资源和处理能力为核心,腾讯通过资本和资源的合纵连横为用户提供便利有用的医疗健康信息和服务,打造医院-医生-病人三者的信息交互平台;阿里则从构建“未来医院”入手,倒逼医药分家,试图改变旧有体系。
与腾讯、阿里相比,百度的脚步显得有些落后。腾讯、阿里在“互联网 医疗”的布局已经覆盖到全医疗产业链,涵盖云健康、互联网医院、医药零售、医疗ai、医疗信息平台、互联网医保,在医院、医生、患者、政府层面均有落地。
比如,腾讯自有的医疗业务就有微信智慧药店/医院、微保、腾讯觅影、企鹅医典、腾讯云、腾爱糖大夫等,投资还涉及互联网医药众筹、大数据药品研发等新兴领域。从医疗咨询、线上问诊、医学诊断、药品销售,到医疗保险乃至药品研发,已经形成完整链条。
但百度内部的医疗事业和团队一波三折,至今仍缺少商业模式,也没有形成闭环。此前的移动医疗事业群正是因为没有找到商业模式被撤,最近推出的医疗ai产品也暂时没有商业化的考虑。
“百度用ai赋能,主要是协助医学专家和机构扩展能力、提高效率去帮助社会,尤其是缺乏医疗资源的贫困地区。”百度公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我们没想那么多商业化,先做事,去改善社会。我们的初衷是帮助医生将高级能力复制出来,而ai技术应用过程中积累的案例信息也会帮助改进百度ai。”
人工智能上的优势,让百度把更多筹码放在 “人工智能 医疗”上。百度灵医团队正是百度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医疗领域的产品化尝试。
技术实力是百度在医疗领域押宝人工智能的底气。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于2018年发布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利深度分析报告》显示,百度以2368件的ai专利申请量在国内申请人中位列第一,两倍于腾讯,三倍于阿里。在自动驾驶、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和智能推荐四大ai关键技术领域,也在国内申请人中居首位。
人工智能 医疗的市场也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 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
不过,ai医学影像的成熟度使得同质化竞争严重,竞争依然不小。“对比中美医疗ai公司的业务布局,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美国医疗ai企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而中国医疗ai企业大多集中在影像方面。”在首届中国医学影像ai大会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理事长刘士远教授说道。
有媒体指出,目前140余家从事医疗ai的企业,近120家在做医学影像业务,同质化现象严重。即使百度有优异的人工智能技术,要在其中突围也难度不小。